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澳大利亚林业研发实践及启示
2023-01-29 00:29
本文摘要:摘要:秉持可连续生长的理念,依托于几十年间的研究与生长(RD)所提供的科学技术基础,澳大利亚现代林业生长实现了生态和经济的共赢。文中从澳大利亚林业生长现状切入,分析澳大利亚林业研发的研发价值、研发气力、资金泉源和研发模式,得出了澳大利亚林业研发实践可借鉴性强的结论,提出可能提升我国林业工业研发水平和促进林业可连续生长的启示。

亚慱体育官网首页

摘要:秉持可连续生长的理念,依托于几十年间的研究与生长(R&D)所提供的科学技术基础,澳大利亚现代林业生长实现了生态和经济的共赢。文中从澳大利亚林业生长现状切入,分析澳大利亚林业研发的研发价值、研发气力、资金泉源和研发模式,得出了澳大利亚林业研发实践可借鉴性强的结论,提出可能提升我国林业工业研发水平和促进林业可连续生长的启示。关键词:林业,研发实践,研发模式,澳大利亚作者:徐栋坤 陈 妮 曹芳萍  在澳大利亚农业和资源经济与科学局(ABARES)宣布的2017年《澳大利亚林业与木料产物统计数据》中,陈诉了近年来澳大利亚林业生长情况,包罗经济林培育、原木采伐以及林产物商业等数据。

2016/2017年度(澳大利亚统计年度为上一年7月初到下一年6月末)澳大利亚原木采伐总量比2012/2013年度增长45%,原木产值比2015/2016年度增长13%,两者均突破历史记载。该陈诉中的诸多数据显示了澳大利亚现代林业的努力生长面目。  澳大利亚林业工业近年保持高增长既得益于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森林谋划理念和治理体系 ,也得益于澳大利亚各州将林木所有权与土地所有权离开从而勉励社会资本举行投资的重要举措以及林业多功效谋划方式。

澳大利亚不停创新突破的树木育种和培育技术以及健全完善的森林产物认证体系也对澳大利亚林业工业生长孝敬良多。但工业生长的实践告诉我们,无论是政府制定工业生长政策、工业技术的创新突破,还是产物尺度的建设,都依赖于对工业的研发。林业生长也是一项恒久事业,林业的可连续性取决于林业研发带来的健全、充实和连续的科学技术基础。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绿色生长的要求,对我国林业生长转型提出了新的期待和任务。澳大利亚林业生长历程作为蓬勃国家林业生长的典型代表,值得我们在转型中借鉴,以降低试错成本。本文从澳大利亚林业生长的现状切入,分析澳大利亚林业研发实践的主要特征,包罗研发价值、研发气力、资金泉源、研发模式等,吸取其研发实践中的可取之处,提出对提升我国林业研发水平的启示。

  1 澳大利亚森林资源和林产物生产现状  1.1 森林资源  澳大利亚森林面积1.34亿hm2,位列全球第7,占澳大利亚陆地面积的17%,占全球森林面积的3%左右。其森林多样的生态系统和奇特的生物多样性获得了国际林业研究机构的认可和重视。根据澳大利亚现在使用的分类措施,其拥有的森林被分为原生林、经济林(商用林)和其他类型森林,占比划分为98%、1.5%和0.4%。澳大利亚原生林中桉树占总面积的75%,金合欢占8%,千层占5%,小面积雨林占3%;经济林包罗从外洋引入的辐射松类软木树种和大多数原生硬木物种,如桉树;其他类型森林主要为呈小面积块状漫衍的森林。

澳大利亚有6个州和2个领地。昆士兰州森林面积最大,为5 180万hm2;北方领地其次,面积为2 370万hm2;森林面积最小为首都直辖区,森林面积仅为14万hm2。

  近20年来,澳大利亚森林面积履历了先下降后连续增长的变化历程,2008年是此期间的最低点。2008—2016年森林面积净增约510万hm2,泉源于农业用地森林化、沙漠地或荒地的绿化以及商用经济林的培育等。

  自1994年后澳大利亚海内经济林面积逐年增加。这是因为澳大利亚近30年一直努力培育用于商用木料生产的经济林,希望在掩护原生林的同时满足澳大利亚林业工业生长的需求。

这一重要举措为澳大利亚海内及外洋木料市场提供了富厚的原木。但政府在经济林培育中并不是最大的到场气力,林权和土地权的分散和先进成熟的森林培育技术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到场。

政府拥有的经济林面积只占经济林总量的21%,而以机构投资者、个体种植户和木料工业公司等为主的社会资本拥有近79%的经济林面积。  1.2 林产物生产  澳大利亚通常将林产物分为锯材(软木和硬木),人造板(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纸和纸板(新闻用纸、印刷书写用纸、家居卫生用纸以及包装和工业用纸)。澳大利亚2016/2017年度从经济林采伐的原木占原木总产量的87%,产值比2015/2016年度增长11%;从原生林采伐的原木数量则淘汰到10年前的一半,从2006/2007年度的880万m3淘汰到2016/2017年度的430万m3。

这一数据显示澳大利亚的原生林掩护取得重大结果。2011—2017年澳大利亚锯材产量每年均相比上一年度有所增长,并在2016/2017年度到达了创纪录的520万m3,比2015/2016年度增加了3%;人造板生产在2011/2012年度泛起大幅下降后产量连续攀升, 2016/2017年度到达170万m3,比2015/2016年度增长1%,是20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纸和纸制品产量也自2011/2012年后实现连续递增,2016/2017年度生产了320万t纸和纸板,比2015/2016年度增长0.3%。2008—2017年整个澳大利亚林业对海内生产总值作出了稳定孝敬,2016/2017年度林业工业整体产值更是突破了近10年的记载。  2 澳大利亚林业研发实践  澳大利亚林业研发涵盖的规模很广,包罗林木培育、林木产物加工、生长措施和治理政策的制定以及林业治理信息工具的建设等。

澳大利亚林业研发实践始于19世纪下半叶对经济林树种的种植试验和木料使用,可以说是历史悠久。20世纪初,联邦政府建立了国有林研究治理机构,开始严格意义上的官方研发实践,并逐步将研发规模扩大。强有力的研发气力、多元灵活的研发模式、恒久稳定的资金投入使澳大利亚林业研发水平连续提高,不停有新的研发价值发生,并最终促使澳大利亚形成了可连续的森林谋划体系。

  2.1 研发价值  研发资源投入发生的研发价值或回报是否值得国家或者企业继续向某个工业投入科研资源,一直以来都是工业生长关注的重点。纵观澳大利亚林业生长历史,泉源于林业研发的科技创新和突破曾多次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庞大飞跃。

  19世纪末,澳大利亚便开始举行了木料高温干燥处置惩罚的研究。厥后他们发现了一种快速高温干燥辐射松而不致其开裂剖析的方法,通过研究开发高温干燥工具和制定质量尺度大幅淘汰了辐射松干燥历程中的木料变形和损毁,使这类软木从基本的非结构质料转变为主要结构质料。这一突破对澳大利亚软木工业的生长意义重大。  20世纪初,澳大利亚通过研究发现,辐射松类的树种适于引入本土举行经济林培育,所以开始了大规模的辐射松种植和培育;继而通过改善引入树种的适宜性和抗逆性使经济林的木料品质得以显著提高。

通过对影响澳大利亚辐射松生态系统产量和可连续性的因素举行基础和应用研究,澳大利亚制定出了详细的操作性强的经济林轮作生产措施。这些研发效果使得澳大利亚有了可连续供应的软木资源。

  20世纪末,为了更便捷有效地对大面积森林举行治理,澳大利亚投入资源加速森林治理信息化历程,开发了林分治理投资决议支持系统,通过为林业治理单元建设自己的森林治理平台对生产要素举行有效控制和精准设置,实现了森林谋划治理全程的精准化,降低了森林治理的各项成本,提高了森林谋划治理成效。  进入21世纪,澳大利亚在采伐技术和木料加工方面取得了重大创新。澳大利亚发现了世界上第1个水下林木采伐作业系统。

这种操作系统可以通过特殊声纳识别水下树种及位置,然后用专业的防水切割工具及吊起装置将水下的木料收割。澳大利亚有许多地方的森林被水域淹没,如塔斯马尼亚州的大量森林资源淹没在湖泊和河流中。

这些恒久在水下浸泡的树木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类似于我国的阴沉木,在高端木料市场上很脱销。  澳大利亚森林每年都市因火灾、冰雹、病虫害等原因损失上千万澳元。大型火灾造成的损失尤其严重。

依托森林气象学、森林生物学等学科基础,澳大利亚开发了预测和评估关键森林风险的识别模型,其应用有效降低了有害生物发生率及火灾发生率,增强了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反抗力。  上述仅是澳大利亚林业研发结果的一部门,实际上这种研发发生在林业的各个方面。作为曾经的殖民地,澳大利亚的生态情况资源一度被太过榨取和破坏。

恒久以来的研发实践促进了林业的可连续生长,如今的澳大利亚已然是世界上林业生长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  2.2 研发气力  作为林业研发的主导气力,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设立了许多负担广泛性、恒久性和战略性林业研发任务的研发组织。20世纪初,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建立了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理事会(CSIR),早期对林业研发举行的投资和治理即是通过CSIR完成的。CSIR研究领域十分广泛,林业研发仅是其中一个较小的分支。

随着林业领域研发内容的增加,CSIR进一步革新,在1928年建立了专门卖力林业工业治理和研发的森林产物部(CSIR-DFP)。该部门与许多其他的林业研发机构和大型企业围绕木料性质革新、制浆造纸、木料干燥、木料防腐、产物尺度和革新、事情场所的康健和宁静等领域开展了精密互助。1949年,CSIR更名为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CSIRO的研究领域不停扩展,直至涵盖了一二三工业,其分支机构也遍布全国。时至今日,CSIRO已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影响力最大的研究机构,在林业研发领域更是声名显赫。除了CSIRO外,澳大利亚联邦林业局(CFB)也负担了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一些林业研发事情。

CFB在多个州都建设了自己的分支机构,并在1963年将关于研发的职能独立出来,建立了澳大利亚森林研究所(FRI),进一步强化了其专业性。1982年,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IAR)建立,以生长中国家的林业项目为研发目的,如在越南引入和驯化澳大利亚树种等,为澳大利亚林业产物的研发推广作出了名贵孝敬。

  相比于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在设立和革新林业研发机构上则体现了灵活性和实用性。从19世纪下半叶起,南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等州凭据自身情况纷纷建立了林业研发机构,一些州甚至比联邦政府更早建设林业研发机构。

差别阶段的林业生长需求直接推动了各州林业研发机构的生长。为研究引入何种树种作为主要经济林树种,1875年南澳大利亚州建立了澳大利亚第1个森林治理研发机构——南澳大利亚森林委员会(SAFB);为提升林产物加工技术以刺激小我私家投资林产物加工,1930年维多利亚等州建立了以林产物技术提升为研究目的的组织;为满足民众掩护生态情况的要求,许多州政府弱化了研发组织的产物研发职能,甚至于将诸多研究组织举行合并,研发重点也从林产物开发转变为森林养护和生物多样性掩护。

  澳大利亚的诸多大学也是林业研发的重要气力,不仅为澳大利亚林业生长造就优秀人才,也直接到场林业研发。最早关于木料性质的研究也是在林业高校实验室里举行的,澳大利亚诸多大学造就的林业人才在国际林业生长中起了重要推行动用。1910年,维多利亚林学院建立,是澳大利亚第1所林业院校,其初衷是为学校所在的克雷齐克镇及周边区域的森林系统恢复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墨尔本大学于1943年建设了林学本科专业,隶属于自然科学学院,造就了诸多林业方面的专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于1965年设立了林业学科,增强了林业研究和研究生培训。

1980年,墨尔本大学将维多利亚林学院吸收合并,并对林业专业课程举行了重新计划。这些大学通过建立相关的研究中心或者同提供资金支持的机构举行互助展开研发,比力常见的形式是加入澳大利亚互助研究中心计划(CRC)获取资金支持举行林业研究。  澳大利亚从事林产物生产的大型企业也努力到场林业研发,在上世纪它们的到场力度和话语权甚至要比澳大利亚高校更大。

林业企业到场研发的形式通常有2种:一种以企业内部研发为主,典型代表如澳大利亚造纸厂以及澳大利亚纸浆和造纸厂;另一种是加入行业内的林产物协会或同盟,如澳大利亚胶合板协会、辐射松研究协会,努力同企业外部的林业研发机构互助举行产物开发和市场开拓。这些企业都认为早期的研发投入会在未来形成企业的焦点竞争力。  2.3 资金泉源  工业研发的资金投入同工业的研发水平是正相关的。

凭据澳大利亚统计局对林业研发资金的界说,林业研发资金是指在林业领域内用于发生新知识以及革新或缔造新产物、历程、质料、设备或服务的系统性观察和试验的资金。  在澳大利亚用于林业研发的资金中,官方研发投入一直占最大比重,包罗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观察显示,1981/1982年度林业研发资金的投入比例是联邦政府占40%、各州占32%、大学占4%、企业占24%,到2007/2008年度这一比例变为36%、28%、21%和16%。

联邦政府在2011年批准了“第一工业研究、生长和推广国家框架”,通过该框架对林业研发举行了投资,同时也向澳大利亚的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提供与林业研发相关的捐钱。  澳大利亚各州也都凭据自身财政和区域状况对林业研发举行投资。

南澳大利亚州通过东南林业互助计划对激励林业的现有业务革新以及新业务技术和设备举行研发投资。昆士兰州每年都市投入900万澳元构建努力的协作研发价值网络,网络中可能包罗大学、机构、企业等气力,提倡将研发价值共享。

在新南威尔士州,州政府会协调新南威尔士林业公司和新南威尔士社区团结出资举行研发。  各种林业研发投资计划或方案也是研发资金的重要泉源。通过此类计划或方案,澳大利亚的林业企业、同盟及其他主体向研究机构或大学提供研发资金来探索行业生长机缘或者解决技术难题。

例如,澳大利亚森林和木料产物公司(FWPA)通过协调政府、企业和研发机构建设了澳大利亚林业行业影响力最大的互助研究中心计划(CRC),该计划在已往20年里协调企业为澳大利亚的林业研发资助了至少1.2亿澳元的研发资金。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RC)的国家竞争性研究资助计划通过资助大学建设互助中心,如莫纳什大学的生物技术中心,为林业研发带来了显著效益。  2.4 研发模式  澳大利亚林业研发模式是多元灵活的,包罗机构独立研发、采购供应研发、外洋外包研发、同盟互助研发等。

  官方常接纳机构独立研发的模式。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及各州通过将资金拨付给政府部门建立的各种研究所举行广泛的研究,如CSIRO。这类机组成立之初便有明确的研发使命,经费通常比力稳定,研究规模并不局限于某一项单独的技术或者难题,取得的知识结果通常用于为政府改善整个区域的森林治理状况提供决议依据。  采购供应研发模式是一种单纯的采购—供应关系。

行业内的企业或者各州区在面临行业生长问题时,出于自身生长需要,会通过“第一工业研究、生长和推广国家框架”的协调或者其他方式提出研究需求。这些需求会被实时见告相关研究机构,由他们自主决议是否提供研究服务。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模式提供的研发多是短期应用研发,倒霉于研发机构的研发能力建设和研发价值共享。

  外洋外包研发是指澳大利亚海内企业将研发事情外包给外洋研究机构。接纳这种模式的目的可能是降低研发成本,也可能是快速地引入澳大利亚以外的新技术和产物,从外包研发效果中获取价值。但在澳大利亚海内有部门民众认为这种模式会削弱海内的林业研发能力。  同盟互助研发模式是澳大利亚林业研发实践中最广泛的一种研发模式,澳大利亚森林和木料产物同盟(FWPA)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应用。

在这个同盟里研究机构和行业企业以致政府部门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互助同伴关系,配合关注林业前沿领域。互助同盟里的企业及政府部门为研究机构提供比采购供应研发模式更为可靠和可连续的资金,既让行业为迎接未来时机做好准备,也能造就研发机构形成关键的研发能力。

  3 启示  3.1 稳定增加林业研发资金  林业是功在今世、利在千秋的恒久事业,是生态文明和漂亮中国建设的一部门,依赖于林业研发形成的稳定基础。近几十年来,我国在林业工业的直接投资每年都在增长,但用于林业研发的资金却一直不足。低水平的研发投入制约了我国的林业研发水平提高,同林业可连续生长战略不符。

建议形成稳定的多条理的资金泉源,包罗政府、林业企业和相关金融机构等投入主体,加大对林业研发实践的投入,而且这种资金投入要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性。  3.2 灵活创新林业研发模式  澳大利亚林业研发的主要气力是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但林业企业和大学也都高度到场林业研发,形成了多元互动的研发模式。

相比起来,我国的林业研发模式比力单一。林业企业对研究结果转化信心不足,导致其到场林业研发的主动性有限;大学的研究经费主要靠财政拨款,较为独立,容易与林业市场需求脱节,造成林业研发主体间互助不够精密。

建议创新林业研发模式,在政府机构的协和谐支持下,通过各种方案或者框架协议勉励各方深度到场林业研发实践,构建恒久牢靠的互助同伴关系,努力推进林业研发结果的转化应用,使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第一作者:徐栋坤,男,北京林业大学经济治理学院硕士生,研究偏向:绿色治理、工业经济,E-mail:hmxudongkun@sina.com。

通信作者:曹芳萍,男,北京林业大学经济治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偏向为绿色治理、工业经济,E-mail:cfp_888@126.com。泉源: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世界林业研究》2019年第5期。


本文关键词:​,澳大利亚,林业,研发,实践,及,,启示,摘要

本文来源:亚慱体育app在线下载-www.hbmkhb.com

联系方式

电话:0389-726550984

传真:0393-71211200

邮箱:admin@hbmkhb.com

地址: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瑞国大楼143号